老鼠为什么寿命不长?
首先,老鼠的基因比较简单只有19对染色体,而人类则是46对,染色体的复杂性决定了基因的复杂性,而基因的复杂程度决定代谢路径的复杂程度(简单来说就是细胞里有很多很多个“车间”,每个“车间”有几百上千个工人,这些工人在基因的指引下分工合作完成代谢路径)。 其次,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也就是生物体一切活动和结构的形成及变化都是有消耗能量的。
老鼠作为哺乳动物,身体的组织器官都要比鸟类、鱼类等冷血动物要更精细,这就导致了身体各个部位需要能量维持的结构和化学反应都要更多,而基因又决定了绝大部分的代谢路径(超过80%),那么剩下20%没有决定的,就由环境因素来决定了。 所以,同属动物界鼠目,在同样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为食的情况下,由于遗传因素决定的代谢路径大体相同,所不同的只是比例调节而已;而在环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种属的动物会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特性。
比如,小鼠和家兔都是啮齿类动物,都是杂食性动物,体型相差不大,生理功能有很多类似之处。如果将它们放到一个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它们的后代会有较大的相似性,容易杂交繁育,这是因为二者在基因组水平上有非常多的同源序列,也就是说,在代谢路径上有很多是相同的或者非常类似的。 在食物供给不足的时候,它们都会选择先贮存脂肪而不是消耗肌肉,因为在肌肉中储存的能量物质主要是糖原,必须通过酶的作用才能释放能量,而脂肪在体内的氧化过程不依赖氨基酸的脱羧作用,所以在能源缺乏时优先利用脂肪这一高能量的物质。不过长期饥饿会导致体内能量供应不足,身体会首先分解体内所含蛋白质从而提供能量,这是机体自身保护性的反应机制。但是长期能量不足也会引起疾病导致寿命缩短。 与人类相近,雄鼠的睾丸、乳腺、小肠等器官发育成熟后都需要不断从血液中提取营养物质,否则就会影响其正常功能,导致寿命缩短。另外,在繁殖季节,雌鼠会不断地进食补充体力,以满足怀孕的需要以及哺乳期的营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