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怎么布置?
草造景是一门艺术,想要把鱼缸营造得美轮美奂,就得有点“章法”。 造景材料很多,石头、土壤、砂、水草、树木等等都可以用到,具体怎么用,还要看设计者的想法。 一般我们造景时都使用常规的材料,比如石头、土壤和砂,它们是最基本的构景材料,也是易被新手误用的材料。使用这些材料时,要注意的是:
1.石材的选择与运用 用石头来造景是我们最常见的做法之一,选择石头作为造景素材,要注意形状、颜色、纹理等,要尽可能考虑自然,避免过于规则的形状;在颜色的搭配方面,也要多加思索,因为画面色彩是整体感强的,过深的颜色会阻碍视线,使人产生压抑的感觉,而浅色的画面则更加宽敞明亮。
2.土壤的铺设与栽种 在我们的缸中一般都会设置沙石或者泥土作为底层,用于植物栽种或塑造地形,这样的设计会使你的作品更有层次和立体感。但在铺设土层时要注意: (1)填充物不要直接填埋到缸底,否则容易发霉腐烂,滋生细菌,影响水质。 (2)如果使用了泥巴,一定要清洗器皿,并用开水浸泡消毒。 (3)种植土的透气性很重要,若透气性不好,植物容易烂根,甚至死亡,同时也会使水中含氧量下降。所以最好在种植土下铺垫一层碎石再种植,以保持透气。
(4)植物的栽种不能太密集,否则会影响光线和水流的正常通过。
水草缸的造景通常有两种风格:森严茂密的日式风格和宽广辽阔的欧式风格。日式风格以矮型水草及沉木为主要素材,表现出一种幽暗寂静、森严茂密的气氛,犹如进入深山老林一般,非常迷人。欧式的风格通常使用高型草,并且加以石头等布置,造景辽阔,表现出波澜壮阔的气势。
水草的种植方法比较简单,通常将草根直接埋入底层基质之中即可。种植时若将水放至最低处,会比较容易种植。另外,若是植株较大时,可用两手托住,大拇指压住植株基部,使叶片集中,再植入土中,比较容易种植也不会折损叶片。
水草缸里的设备主要包括加热水管、滤材、循环泵、二氧化碳发生器和光照设备。其中二氧化碳发生器并不是必需要的,假如你饲养的是低 demands 的鱼(如斗鱼),并不需要二氧化碳系统。
在购回水草时一定要选择生长良好、色泽艳绿、没有伤损并有足够根系和分枝的植株。水草放入水缸前都要经过消毒及清洗的预处理。消毒可以防止病虫害的传入;清洗则是将植株根部泥土除去,以利于较快的成活。
一般情况下,水草可以在任何光线下生长,但是在微弱的光线下很难达到最佳状态。所以水草需要最充足的光质,这种光质由阳光或以人造灯光补充而得。在充足光照的条件下,水草的水下生长特别良好。
通常人们将水草根据其生长习性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沉水草,是完全水生的,生长在池沼或淡水中,茎细长柔软,分枝很多;植株矮小,茎节明显,叶小,多直接生在茎上,有平行或网状脉;花小,单性、单生或集成简单的花序,以根的形式固着于水底的泥土中生长,如狐尾藻。此类水草适应性较强,适合在较低的光照度下生长。
第二类是浮水草,根扎在水底泥土中,叶、花等漂浮在水面或稍高出水面,茎细弱,叶片大,叶柄和梗上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如荷花、王莲。此类水草需要适宜的光照度。
第三类是漂浮草,完全漂浮在水面上,或随着水流移动,根悬浮在水中,叶片和花浮在水面,茎或叶的基部能贮存空气,有浮囊,以保持植物体直立或平衡,如浮萍、鸭蹼草。此类水草需要较高的光照度。
一般情况下,水草根据其在水中的高度可依次分为前景草(矮型草)、中景草(中型草)、后景草(高植)以及漂浮水草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