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几个月可以开始驱虫?
首先,要知道体内外寄生虫的虫体是寄生虫发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如蛔目、绦目的寄生虫,它们的生活史中就必须有幼虫或节痂阶段,否则无法完成其整个生活周期。不管是否有症状,只要检测发现存在虫体,就证明该宠物已感染寄生虫。 其次,要了解不同寄生虫的传染途径,从而针对性地做好驱虫工作。
1.蛔目的寄生虫: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入,所以做好消化道预防措施非常重要(见下);一部分蛔目的寄生虫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故需要定期注射相关疫苗(详见药物说明书);
2.绦目的寄生虫:主要传播方式是经消化道吸入,注意不要给狗狗随意投喂陌生人的食物和水,同时注意搞好环境卫生,清理排泄物;预防传染病,增强抗病能力,亦可减少蠕目寄生虫感染机会。
一般情况下,成年犬每年驱虫3次,间隔时间为7~10天;仔犬(出生后至6月龄)驱虫4次,每月一次。 具体驱虫药的使用及剂量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除按规定注射的疫苗外,不宜再使用灭活菌苗; ·严禁注射未经灭菌的药物,以防发生细菌中毒; ·严禁使用过期失效的药片,防止造成伤害; ·用药量应按体重计算。
2个月龄以内的幼犬,每15天做一次驱虫; 2个月龄以上幼犬每月做一次驱虫; 成年犬每3个月做一次驱虫。如果不能确认寄生虫的类型,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全价体内的驱虫药和体外药,按照使用说明进行连续两个周期的驱虫。 宠物带回家以后,定期进行驱虫(根据寄生虫学专家建议,体内驱虫每3个月一次,体外驱虫每1~3个月一次)。
狗狗如何驱虫
给狗狗驱虫一般分为口服和注射两种,给狗狗驱虫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给狗狗驱虫以前,要给狗狗停食8小时以上,最好在空腹时进行,以达到最佳的驱虫效果,并在驱虫以后注意观察狗狗的精神、食欲等状况,如果异常应马上联系兽医;
2、驱虫以后的3天至5天内粪便中可能会排出死去或活着的寄生虫,要注意及时清理,处理排出的虫体和粪便,避免滋生细菌污染环境,或寄生虫卵再感染;
3、给狗狗驱虫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或者兽医要求用量,多服可能会对狗狗的肝脏及消化道造成损伤,少服则可能造成驱虫不彻底;
4、给狗狗选择的驱虫药应为正规厂家生产,质量有保证的,并应在保质期内使用。此外,铲屎官在护理狗狗的时候,还要注意日常的清洁和卫生护理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