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吃了不拉屎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要了解,狗狗的便便是怎么形成的! 食物吃进去以后,牙齿磨碎,食道蠕动,让食物进入胃部,进行消化和吸收。 食物在胃肠道中待的时间一般比较长,如果食物没有完全被消化液分解,那粪便里就会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比如:毛发、骨头、泥土等异体物质。 如果食物充分消化后,变成糊状,那排出的粪便就该是透明的糊状,比较柔软且无味。(当然,你给狗狗吃了大量的高蛋白质食物,那就另当别论了)。 而你说的狗狗吃了东西不拉屎,是不是说明吃的食物没有消化呢? 有两种可能:
1.吃的食物在胃肠道内积聚,没有消化就被排出体外;或者吃了食物不吸收,直接随尿液排出。
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只要喂食时间控制一下,多喂几次就能解决问题。
2. 吃了食物后,被消化液分解,形成食糜,随着胃肠道的蠕动,推送到直肠部,然而由于某种原因,这部分的胃肠道蠕动减慢,或是肛门紧闭,导致粪便不能及时排出,停留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发酵腐败,而产生恶臭气味。 针对这种情况,一般是采用调节胃肠功能的药物,配合增加胃肠蠕动的药物以及物理疗法。
如果是幼犬,建议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 值得注意的是: 在采取这些措施的同时,需要注意观察狗狗有无其他异常症状,如精神不好、呕吐等情况。如有应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