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的土狗子能治病吗?

毋玥帆毋玥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有传言称,在田里或者农村的墙根下抓一种名叫“土狗子”的小黑虫子,干瘪之后磨成粉,贴在患处可以治肿瘤。不少网友尝试之后,声称“贴了就好”、“贴后皮肤鼓起一个包,取下来后发现里面是黑色的,应该是吸出的血或者毒”。此说法一出,瞬间有网友现身说法,并附上病灶部位的对比图。

不过,真的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吗?据专家介绍,所谓“土狗子”,其学名是斑蝥,属于芫青科,主要分布于全国各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害虫,主要吸食作物的汁液,危害庄稼,是典型的一种农业害虫。该虫体长一般在1~2厘米左右,身体黑褐色,有黄斑,外观恶心,实际上该虫体自身就具有强烈的跗足,一旦被人碰到就会“喷射”出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分泌物(黄色臭液),此臭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人畜一旦沾染将产生剧烈的灼伤,因此该虫的身上通常都有警示色,黑底黄斑的鲜艳色彩使人或动物产生畏怯作用。

据专家介绍,斑蝥的体内含有一种橙黄色的香豆素类有毒成分――斑蝥素(占虫体干重的1.5%左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就有记载,在使用上通常以干燥的体虫入药。在传统中医上,在以“以毒攻毒”理论的指导下,该药有一定的治癌效用,但是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使用方法一般有丸剂、散剂和熬汤等,但一般药量都不大,外用主治恶疮、痔疮、疥癣等。而“内服主治寒湿痰核、症瘕痃癖、小儿疳积”。斑蝥素具有抗癌活性,对胃癌、直肠癌有一定疗效。有研究表明,斑蝥素可以有效地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因此在一些肿瘤复方制剂中,通常都有斑蝥素或其衍生物,如消瘤散结片等。

专家坦言,由于斑蝥素的毒性较强,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使用范围中有严格的使用剂量限制,内服用量为0.03~0.06g,外用为适量。因此用时一定按照医嘱使用。目前,已经有多个斑蝥素的衍生物开发成为治疗癌症的新药,它们较之天然斑蝥素,在治疗癌症上有着更突出的疗效和明显较低的成药毒性。另外,由于该药的毒性较高,有着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因此在没有专业中医指导的情况下自行使用容易引起中毒和其他不良反应,尤其孕妇和脾胃虚弱者严禁使用。

根据报道,不少患者在使用斑蝥制剂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便血、脱发现象,更有甚者还出现了中毒昏厥、少尿、蛋白尿等中毒现象。在此,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一些传闻中所称的“贴上去皮肤鼓起一个包,剪掉包后发现里面是黑色的,是毒或血”的现象,实际上就是斑蝥素致人灼伤后的水泡(蜂窝状皮肤组织变性),这些水泡内的黑色液体实际上是人的血浆蛋白,并不是人体内的“毒”。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