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冷怎么办?
鼻子冷了多是由于受到风邪,而导致的鼻塞流清涕、喷嚏多,伴有恶风、流涎等症状。可以采用艾灸大椎、风府、风池、百会等穴位,而有很好的温通经络,祛散风寒的功效。
1、艾灸大椎
大椎穴是督脉之要穴,具有调补阴阳,疏风散寒的功效。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采用正坐或俯卧位,将点燃的艾炷灸治,常规施灸3-7壮即可,回出现酸麻重胀等感觉。
2、艾灸风府
风府位于后正中线上,后发际向上1寸处,取穴时可正坐或俯伏。有疏风散寒,祛痰通络的作用。采用回旋灸或温和灸,以感觉温热为宜。常规操作,约15-30分钟即可。
3、艾灸风池
风池位于后发际骨陷中,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采用正坐位,双手拇、食指分别交叉置头颞两侧,艾柱直接灸、疤痕灸,一般7壮,灸后可能会出现疼痛等感觉。此外,也可在此施以温和灸20分钟左右,以皮肤红晕为度。
4、艾灸百会
百会穴是督脉的穴道,交会足太阳和足少阳经。百会督脉起于胞中,上项后,行于背部正中,在风府穴与大椎穴之间进入颅内,又上行与足太阳经相会与头顶。交会足少阳经,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下行行于头部侧面。操作时取穴仰卧位取穴。采用温和灸法或回旋灸,一般30-50分钟为宜,也可施以隔姜灸、雀啄灸,灸7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