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水草对水有什么要求?
我是养水草的,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发言权的。 养鱼先养水,这句话真的没有错,所以要想养好水草,水的部分是重中之重。首先我们要知道水草的生长需要哪些元素(见下表): 这些元素的来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添加到水中即可;另一种则是通过微生物分解后产生。我们一般建议采用后者,因为前者容易引起水草的疯长、倒伏,进而影响到观赏性。而通过微生物分解的方式就比较好了,也就是所谓的“造景”了。
在造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造景所用的材料和器具要在养殖期间始终浸泡在水中才行,否则容易造成缺氧,死亡等问题。例如陶粒要完全密封在容器中,不能打开透气。
2、底砂的选择很有讲究,并不是越细越好,也不能有太大的碎石块,最好是颗粒大小在5毫米左右,这样的底沙既有利于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又有助于其呼吸作用。过小的碎石会阻碍水草进行光合作用,过大则容易沉积淤泥,影响水草根系的生长并使其腐烂。同时注意底部不要留有缝隙,避免虫子钻入。
3、植物造景不是随随便便扔进几个石头和植株就能出来的效果,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有高有矮,有粗有细,相互之间要有遮掩,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水草进行生理活动需求。
4、动物造景也是同理,鱼类等动物的存在有助于降低藻类爆缸的风险,为水草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认为鱼的数量越多就越好,这样反而会导致水质变得恶劣,造成水草枯萎。
养热带鱼,多采用温热带型水族箱,既既要种水草,又要养热带鱼,还可能配合山石、沉木等做装饰布置,对水质的要求是:无污染,中性或微酸性,硬度较低的软水。维持此种水质的稳定和清洁有以下方法可供选择。
·1·自来水养1天后使用
这是最为简便的自来水软化法:把自来水注入清洁的桶内,静置1天以上。目的是使水中原有的氯气溢出而达到杀菌的目的。桶不能太小,水量多时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也相对较大,氯气溢出也多,时间也就不要很长,一般1天即可。盛水桶要始终不接触养鱼与种草的水,也不能用养鱼与种草的器具搅动。因为此桶仅用于养水与注水,所以也不太需洗刷。由于我国水质的含氯量不太高,而且养水的时间不能太长,所以,仅靠养水还不足以软化水质,还需要加上硫酸镁。
硫酸镁为雪花状白色粉末,无毒,易溶于水,通常称为美容粉。它主要含有镁、硫、硅等微量元素。将15克以上的硫酸镁加入到50升水中,再经1天的养水(有的书要求3天养水),即可使水质得到彻底的软化。养水期间,应视水量的大小使水桶经常处于半开盖或全开盖的与空气充分接触的状态。
温热带型水族箱的换水,每次换掉1/5~1/4的水量。换水时要注意桶中的水与缸中的水尽量保持温度接近,最多不要超过2℃。使用此法要经常保持桶内有一定的备用水量。此法适合于工作较忙,不能把精力过多用在养水中的上班族使用。
·2·臭氧杀菌法
臭氧发生器使空气中的氧气经过高压放电生成臭氧,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使病菌体内的物质氧化,而达到杀菌的目的。由于臭氧的高度不稳定性,在工作过程中会自动分解成氧,不产生三厅副产物,因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消毒剂,可用于循环过滤系统消毒。
使用此法的养水桶与方法(一)中的相同,水也始终满着,桶口与臭氧发生器用塑料软管连接,工作10分钟后臭氧已发挥完毕,在此桶中加入硫酸镁,即可供使用。此法换水方法同方法(一)。工作时臭氧发生器与桶应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与养殖缸有一定的距离,臭氧对鱼类与水草无害,但对人体是有害的,应尽量避免吸收。
·3·叠氮化钠软水法
目前国产叠氮化钠,是粉红色结晶粉末(因加入稳定剂所致),有毒,不可触摸和吸入,并不可食用。使用时应十分小心(有条件最好到有通风柜的地方使用)。每50升水可加入0.45克叠氮化钠完全溶解,再加入15克以上的硫酸镁。叠氮化钠的分子式为NN3,在水中的分解速度比较缓慢,加入1天后仍可使用。叠氮化钠具有杀菌和软化水质的双重作用,使用此法的养水桶容量,应比养殖缸的容量稍大些,水也可始终满着,叠氮化钠可间周或分批加入,并可保持持续的效力。如果叠氮化钠加入过多,有时可能对水草略有影响,因此使用上应多加注意。叠氮化钠在使用中与方法(一)相同,加入硫酸镁后再养水1天。使用此法时应注意叠氮化钠加入多少与用多少时间是一次用量。如果加入后水用不完,下次加水时不要再加叠氮化钠,以继续维持其原有的效力。如果一次未用完,剩余的已加有叠氮化钠的水,下次再用时也不要加入叠氮化钠。在叠氮化钠完全消耗后,再分批加入新的叠氮化钠。叠氮化钠的毒性虽在使用中已逐渐分解,但仍不可用这些养水来洗刷其他用品或直接排入下水道,而应设法回收。
自来水养1天后使用自来水养1天后使用
叠氮化钠软水法臭氧细菌法